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79章:迈向全国

第79章:迈向全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事斗争的结局就是清廷的新军成功被划分成两列,第1列为武卫军,由铁良统帅,下辖4镇;第2列为北洋军,由聂士成统帅,下辖两镇,6镇共计7.2万人。

在编制上,袁世凯等人决定直接照搬东南6军在甲午战争前的编制,但在称呼上,为了有别于“东南逆党”,光绪皇帝钦定了“镇、协、标、营、队、哨、棚”的称呼。

相比于富裕的东南,清廷现在的日子可是过的苦哈哈,关税基本丢了,只剩下天津、山东和两广;农税倒是还好,湖广和4川还在;厘金也断了大半,盐税只剩下川盐了,全国总共加起来也就4千多万元,加上东南岁献和铁路收入等,刨除各项国家和地方开销,军费勉强也就只能支撑起这1支军队。

所以清廷新军的装备上要弱的多,重武器上,1镇只有机枪16挺,75口径大炮32门,迫击炮各军不尽相同。但即便如此,6镇的装备费用还是花去了9百7十万元,除了装备,6镇每年的各种费用高达1千万元,让清廷压力山大。

而直隶水师就更惨了,按照裕禄最初的设想,是想要向外订购1系列军舰,以图自保。为此,裕禄向光绪皇帝上书,请求派人出洋考察各国军舰。同时,裕禄又特别举荐了北洋故旧姚锡光,开始谋划直隶水师的建设。

左念微在抵达德国之后的第2天,得知德皇威廉2世刚刚接待过来自于清廷的使节,双方疑似在军事和经济领域进行了不少的“友好合作”。

当即,左念微改变了自己的行程,在觐见威廉2世之前,左念微前往了汉堡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看望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左念微这1行动对于与俾斯麦关系不佳的威廉2世及德国政府而言,完全是1道无声的抗议,对于德国前脚表示支持东南统1中国,后脚与清廷达成合作的无信且狂傲的外交行为的抗议。

随后的几天,左念微弄清楚了清廷这次出使的缘由,此次清廷的主使为5廷芳,目的地包括法、德、意、比、美5国,其主要目的是铁路和新军。

对于清廷的动静,东南巡阅府1直都是关注的。

1895年7月,康有为第3次公车上书,成功引起清廷中枢的注意,3个月后,康有为进入总理衙门,开始协助载沣等人主持新政。

1896年,清廷6续设立了6军部和海军部,开始了新军的建设,在6军方面,之前清廷号称要编练十2万新军,但等到真正入手才发现,根本养不起。

东南巡阅府1年税收7千万华元(约合1千万英镑),手握1600万赔款,尚且只能维持2十万人的6军,自然就更别说清廷了。

但好在清廷也没有了甲午和庚子赔款,手中还稍微有点盈余,加加税,苦1苦百姓也成功建起了1支新军。

但这支新军也是命运多舛,其编制1直到1896年末才正式敲定,且原计划由直隶总督裕禄统辖训练等事宜,但中间几经变化,最终这1职权居然奇迹般地又落到了袁世凯手中,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