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王之友(重生) > 帝王之友(重生) 第177节

帝王之友(重生) 第17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民间也有些草纸,但根本没法印刷,给州县下属的私学练字用的。

殷胥看见如此洁白平整的纸张,正惊奇时,杏娘急急忙忙跑进来,给贺拔罗拿工具,看见殷胥拿着的纸张,道:“啊,那是阿罗制纸甲剩下一点下脚料做的纸,我们俩都不大写字,你们要用可以拿走用。”

殷胥转脸:“这很容易做么?”

杏娘一向做事风风火火跟摆锤似的,道:“还成吧,主要是东西便宜,我们打算再买个院子,朝廷给的俸禄不够,可能就要卖这造纸的方子了。”

崔季明心里想的却是大邺纸贵、印刷技术一般,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发明,而是因为需求量小。读书人在社会上占的比例太少了,几乎都是大字不识,除了达官贵人也用不起纸笔。达官贵人用纸,肯定都追求几类价格高昂的纸品来显露身份。

大邺倒是因为道门兴起,开始有乱七八糟的道士闲来无事炼丹,炼出了些土火药。崔季明将此事说给贺拔罗,结果贺拔罗闭关半年多,捣鼓出来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烟花土炮仗。正赶上那年元宵,当时长安一时风靡起了这种烟花,满大街都是点火的小炮仗,炸出几个噼里啪啦的红花绿花。流行后又传到南地去,当时刘原阳在城墙下点的,就是粗糙乡村版的烟花。

很好,一次迈入火药时代的伟大革命就变成迈入烟花时代了。

最后实在没辙,崔季明听说南梁以前打仗,就有人用过纸甲,便让贺拔罗琢磨琢磨纸甲的事儿。贺拔罗在去年的时候,用极其低廉的成本,做出了一套纸甲。

这事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藤甲附有桐油容易点燃,铁甲遭遇潮湿天气容易生锈,纸甲极其轻便,以陈年账簿的废纸和最低廉的绢布制成,其防护力堪比铁甲,可挡劈砍,不畏暴雨,劲矢也难以穿透。第一批有部分投入到南地去,之前在宣州时崔季明也见过几人用纸甲,但朝廷很快发现损耗太快,便要求再重新改进更耐用的材料。

崔季明来催,便是因为她这头接到消息,刘原阳已经带兵平安回到了和州。朝廷若是打算在南地和山东同时开战,她想要引荐刘原阳为主将。南方的铠甲普及率很低,若能将纸甲普及,把制作方法握在朝廷手中,那胜算更是大大增加。

只要是社会上有需求的东西,或许不需要贺拔罗这样的天降奇才,普通百姓也会想办法发明出来。永远都是需求刺激技术进步,而不是因为技术进步才有了经济变革的。

殷胥却拿了两张纸,叠着放进衣袖里,这才走出门去。

贺拔罗对于“自动送炭装置”的制造显然陷入了瓶颈,他一个人苦恼的趴在那里嘟嘟囔囔,杏娘无奈,只得先带崔季明看了新制的白色纸甲。那纸甲改了以前整块贴在胸前的样式,而是做成了半寸厚的纸片,如同穿铁片一般编成甲,活动起来也更轻便。

崔季明拔出刀去,不论是劈还是刺,纸甲都几乎纹丝不动,她这才满意道:“纸甲制作的也快,朝廷只要能做出来,几乎一两个月内就能送至战场上。北方倒是皮甲铁甲普及很高,但在南方这是能决定千万将士生死的铠甲。”

如今流民正围着建康,看似建康是一座孤城,但更像是被团团保卫在其中。崔季明个人是认为,行归于周的势力还是不足以与整个国家相对抗,两头开战,强压之下行归于周应该会露出纰漏。

崔季明正四处转悠着,就看着殷胥抱着贺拔彤,一边哄着她,一边翻看着屋内的东西。

他那模样,做孩子爹也未免上手太快了,崔季明笑道:“我以为你一定会挺烦小孩的呢,还抱着不撒手了。”

殷胥道:“她还是挺乖的,你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崔季明走过去,就看着桌子上有一沓没有裁剪过的薄纸,和崔季明印象中的宣纸十分相似。但这在大邺却是没有的,大邺的纸张相当贵,雕版印刷虽有也并不广泛,因此书册只有富贵之家才用得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