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非洲创业实录 > 第24章 筹措资金

第24章 筹措资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大本营在奥地利维也纳,说是奥地利国籍也不为过,却做着为敌国准备战争经费的事。

做事确实不讲究,但得到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放在东方罗斯柴尔德家族早被皇帝诛九族了。

也就是如今欧洲的社会制度保护了他们,当然这些和恩斯特没有多少关系。

但是眼下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矛盾激化,普鲁士政府高层积极准备战争。

而战争离不开财力支持,科隆—明登铁路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被拿出来讨论的。

俾斯麦对奥地利的战争准备,需要大约6000万泰勒的总额。筹措这样一笔天文数字的战争费用的重担就落在了布雷施劳德的肩上。

其实,早在1862年12月,布雷施劳德经过仔细计算和反复考虑,就曾提出过极具争议性的科隆—明登铁路私有化的方案。

其方案的核心部分就是,与其政府在1870年出巨资全面收购铁路公司的股份,从而对财政形成巨大压力,不如普鲁士政府以放弃国有化为代价,立刻就可以从铁路公司拿到一笔补偿金,同时放弃对债券利息的担保,可以马上盘活1400万泰勒的部分保证金。

方案一出台就遭到很多人反对,这些人认为布雷施劳德方案是以政府长期损失为代价,使包括布雷施劳德本人在内的铁路公司股东实现暴利。在这一方案中,政府将损失各种权益总额高达3000万泰勒,换来的只是1000万泰勒的补偿和400万泰勒的可动用保证金。

而已经开发完毕的科隆—明登铁路是政府投资中非常盈利的项目,私有化的方案短期可以给政府提供紧急资金,但付出的代价是以不到5折的价钱贱卖了优良资产,同时还损失了未来长期的收益权,对政府而言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好的交易。

恩斯特根据历史也清楚统一后的德国最后还是将铁路国有化了,所以现在的铁路私有化只是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但指望资本家做善事是不可能的,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所以爱国没有这回事。

此次普鲁士铁路私有化背后就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子,布雷施劳德就是他们的员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