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六百一十二章以命换命的医术?

第六百一十二章以命换命的医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与军医的惟一区别是,军医可以对症下药,做手术。

大秦医馆和太医院调查了许多古籍,也没有找到《赤脚医生手册》里面的麻醉药,后来从一名西域商人那里得知了一种西域草,名为押不芦,以少许磨粉,加酒饮用,可以使人身体麻醉如死,就算刀斧砍在身上,都没有直觉。

曼陀罗花与酒,就是传说中的麻醉配方。

而曼陀罗花,据说原产于佛国之地,是跟着佛教徒传入中原的,也说不准是唐还是宋,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中原本土是没有这种东西的。

后来到了明朝,据说李时珍还吃过两口,亲身体验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先治谁,后救谁,都是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急切地治疗,这个士兵流得血咕隆咚,再不流血就完了,那个肚子被开了刀,肠子都流出来了,再不塞回去缝合也该死了,还有什么断胳膊断腿的.

有的伤兵刚刚抬过来就死了,有的还没抬过来就死了,还有的伤兵为了让军医先救自己兄弟,咬舌自尽的,结果舌头断了,人没死成,兄弟先死了

更有甚者,有将领抱着伤兵冲进来威胁军医救治的,如果不救怎样怎样的。

从寥寥无几的伤员到一瞬间充满伤员,有可能就几个时辰,而这两百名军医,根本忙不过来。

当然,也不是说中原本土没有麻醉之物。

据说如羊踯躅、乌头、附子、莨若子等物,都有麻醉效果。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也记述了一些麻醉药物。

幸亏在这之前,军医院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将军医区划分了四个地点,即轻重伤鉴别点,轻伤救治点,重伤救治点,暖帐兵房。

不管谁送来的伤兵,一律先有军医官带领的团队,集中鉴定伤情,然后分别送入合适的救治点。

一般轻伤救治点是可以排队的,一个军医那里可以排三十伤兵。

而重伤救治点则一个军医救治一个,大部分军医都在重伤救治点。

当然,除了军医,还有军护,军护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护士,而是能实行紧急治疗,紧急缝合的专业医护人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