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达人秀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

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唯一不同的是,崇祯的这一个构思,对于用人办法,改革地更加彻底,更加的全面,同时吸收了考成法和他那十条建议的优点,进行拓展和延伸。

不过,对于百姓代表制度、选举机制,李邦国又有一些心有戚戚然,并不是很认同。

毕竟,固有的观念使然,经过数十年儒家思想的熏陶,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乃是百姓的衣食父母,父母的性命与前途,又岂可受“子女”的牵制和制约?

这样的制度,隐隐间,有着鼓励人们悖逆人伦的味道,实在是为读书人所不喜,有着心上的某种膈应感觉。

这个时候,不只是李邦国,礼部尚书刘鸿训也怀着同样的想法,有着相似的感觉,在其他人还在揣摩和消化图纸上的内容之时,他却忍不住地问道:“皇上,这种对官员的考核方式,是不是有一些过于粗糙,有违常理了?”

一个又一个的新词语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浮现在脑海中,不断地激荡着他们的内心,开拓着他们的视野,增加新的认知,对于官员的选取与任免,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同时,又与已有的观念发生碰撞。

以投票的方式,从而得知百姓对父母官的满意度,若是满意度不超过六成,就算没有任何的过错,也没有继续留任和升迁的机会。

简而言之,用一句话来形容,崇祯所提出的这种吏制,更加注重官员的实干精神,能否以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主。

说白一点,对于基层官员的任免权力,朝廷进行了一定的下放,让普通百姓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决定现任的父母官能否留任和升迁?

如此直白的问话,近乎于是在冒犯一个帝王的威严,听得其他人都是心里一惊,崇祯却只是微微蹙眉,并未多说什么,还摆出了一副倾听之状,一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的架势,看得众人暗暗直流虚汗,一阵后怕。

显然,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句反问之语,只是刘鸿训短暂的停顿,并未结束,还有后语。

毫无疑问,只要肯为百姓干实事儿,为百姓着想,满意度自然可以达到及格线。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官员必须效忠皇上,忠于大明,官员的任职,还是要由朝廷来提名,提出候选人员,然后,才是百姓投票选举。

这一刻,以周道登为首的内阁成员,深深地为崇祯的构思所震撼到了,看得那是一个目不暇接,思绪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亦或是震撼于图纸上的内容而无法自拔,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尤其是身为左都御史的李邦国,相比于其他的反应,可要精彩的多,精神抖擞,神采连连,那犹如鹰隼般的眸子里,光芒闪烁,流彩四溢,隐隐流露出澎湃的激动之意。

实在是,这图纸上的构思,与他上书的那十条建议,向万历皇帝提出的用人办法,有着不谋而合的味道,有着太多相同或类似的地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