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陈桥到崖山 > 亡国君臣篇

亡国君臣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开封城内这噩梦般的一天中,有两家赵姓人家却安然无恙。一家便是赵匡胤的家。他在城门开启的一刻便第一时间冲入,抄近路直接狂奔回家。站在自己的家门前,把所有亲人挡在身后,然后拔出了刀——此时此刻,已没道理好讲。要保护这个家,唯有手中的刀!而另一家赵凤保护自己的家人则是用自己手中的弓箭!满城的火焰,震耳的哭声及彻底疯狂的乱兵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痛恨这一切的他在九年后将说出那句关键的话语,从此将他的大宋与五代彻底划界!

最后要交代一下刘承佑新四人帮成员其他人的结局:后匡赞一见情势不对就飞跑了。跑到哪?后匡赞记得慕容彦超是效忠圣上的,跑到兖州应能安全吧?慕容彦超在兖州城内正发愁呢,一见后匡赞,大喜。兄弟来得正好,我正缺一投名状,委屈兄弟了。叫人绑了后匡赞,做为礼物,送去汴梁给郭老大。聂文进、李业两人腿脚就没那么麻利了。聂文进直接被进城抢劫的士兵砍死。李业好点,逃出城去了。在城外亦被劫财夺命了。哦,还有那位心狠手辣的刘铢,自然也只有被杀一途。

11月24日,郭威正跪在李太后面前,给李太后请安。这是一聪明的老妇人与狡猾的老狐狸间终极的心理pk。昨天,冯道冯老仙已给了郭威一个下马威。冯道领着百官来迎接杀进城的郭威,郭威本想着这会该是大臣们上劝进书时候了。可百官之首的冯道竟像平时一样接受郭威的下马行礼,不慌不忙说出六个字“侍中此行不易”冯老仙的从容让郭威犹豫了,众心未附吗?此时他不敢轻举妄动,要一探李太后的口风。

李太后是有胆量,更是有智慧的。既你郭威要面子,那我就顺水推舟,为自己的刘家天下作最后努力。于是当郭威说国难多事,请早立嗣君时,李太后甩出了一选择题,列出了四个人:刘知远的兄弟,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忠武节度使刘信,刘知远养子(刘崇亲子)徐州武宁节度使刘赟,刘知远幼子开封府尹刘承勋。好个李老太!四个人全姓刘,却没有郭威名字。冯道一听,手上节芴吓得掉地:太后太不懂事了,眼下城里全是郭威的兵,你不列他候选,郭威一发威,可不祸大?冯道这一扔,无疑是做了表态,向李太后发出了有声的抗议。可冯道立刻感受到了百官的鄙视。没事。冯老仙淡然一笑,捡起节芴,当没事发生。

这道四选一的选择题无疑是李太后扔给郭威的。怎么办?四人中,刘崇是第一个被郭威排除的。此人久镇太原,兵力雄厚。一旦他做了皇帝,自己再要把他弄下来就难了。于是他道:刘承勋,先皇血脉。依制当立。李太后的回答是:刘承勋本名正言顺,只是孩子病重,怕当不了皇帝了。郭威不信。哪有这么巧的?太后叫人将刘承勋抬了出来。一看果然。无可奈何的郭威只能于26日率百官退而求其次,提名刘赟。相信此时的郭威是郁闷的:自己辛辛苦苦,难道到头来竟是白忙一场,为他人做了皇帝衣?

精明的李太后的计划竟成功了。在给出的答案中,李太后早算定了刘赟会被选中。自己亲生儿子不能做皇帝,有病是原因之一,却不是主因。却是自己孤儿寡母,再难与手握重兵的郭威相抗了。而刘赟却是自己夫妻养大的义子。一旦继位,自己一家性命便不用担心了。况且让刘赟继位,更是李太后深思熟虑的一步棋。她要引出一个王八蛋的人物:自己的小叔刘崇。前日郭威杀进汴梁,你手上有兵却做壁上观。这下我把皇位送给你儿子,你该动了吧。

闷闷不乐的郭威叫来冯道拟旨,冯道却顾左右而言他,说什么也不提笔:不是老夫推辞,确是年老手抖,写不了旨了。冯老仙从刘守光手下一直混到现在,立于乱世居高位而不倒,早就看穿了这局面:这哪是四选一?就是二选一!选刘还是选郭?可局面乱了。姓刘的在硬撑,姓郭的在装高尚。这下冯道只能手抖不会写字了。逼得郭威只好再问:大人写不得,何人写得?冯道推荐了一人:范质可写!郭威对范质是有印象的。2年前的平三叛时,他在邺都就见过范质所拟的朝廷诏书。然而这位宰相之才的范质现在却在一茅房里发抖。他又要躲避进城抢劫的乱兵,又要躲避阴历11月底的鹅毛大雪。如果郭威没有及时找到他,范大人可能冻死也说不定。

雪中送炭,寒冬赐衣。郭威将范质的心就此收服。听明来意的范质大笔一挥,一道诰书瞬间立成。郭威拿来一看,暗道:真不错。日后只怕还要麻烦兄弟再写一道。

拿诰书去徐州请刘赟入京当皇帝,此事非冯道莫属。冯道苦笑:这件吃力不讨好且还是无用的工作总得自己做。他悄悄的把郭威拉过一边问:郭公此议,确出真心否?郭威指天发誓:字字肺腑。冯道上路了,一出京就对左右道:我这人一辈子不传假话,想不到今天却要去传假话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