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八百九十四章 科举

第八百九十四章 科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里职权大了,人手自然也需要扩张,以至于一个司开会就得借大堂,即便如此还坐得满满登登。

“秦主事,咱们这边好说话,但如果日后吏部给出‘才不堪用’的评语,咱们的考成也要拉下去的。”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文吏语带幽怨,暗道女官都太好说话,上头说什么就是什么,丝毫不知道为自己的权益争取一番。

这的确是女官的通病,更体谅大局而不介意牺牲自己。

不过这次却是某些人多虑了。

“这回不出分数。”秦玉娘道:“只分优等,合格,尚需努力三类。正是吏部那边的要求,有备案的。尚需努力那一类的外邦考生,日后出现问题不算咱们的过失。”

朴思孔也颇为紧张。他听说口语考试大约是十中取三,这里五十余人,算来只能取十五个,竞争压力还是有些大。

随着帷幕之后人影晃动,十二个考官入座。

不一时,老军卒大声喊出了一个个号码和姓名字号,其中不少都是标准的汉人名字。朴思孔知道这是在朝鲜经商的汉人子弟,先以朝鲜话骗取签证,然后再以外国人的身份考学入仕,可说是一条捷径。

——大明也不管管!

真正的外国人看着这些浑水摸鱼之辈,眼中喷火,心中不爽。

底下抱怨的声音这才杜绝。

吏部这么做当然是有其原因的。非但京师四夷馆的考试如此,浙江、福建、两广等地的四夷馆一样拿到了吏部的文移。主要原因是济州、台湾、辽东三地的官吏实在难以凑齐。吏部铨选名单几乎都空了,却还是不够用。

反正都是抄抄写写的工作,让琉球人去台湾、朝鲜人去辽东,异地治理,既可以培养人力,又无关大局痛痒。

惟独济州岛上汉官的比例最重。

为了巩固统治。岛上朝鲜人连书吏都不能担当,最多做做工头和翻译。从官员到吏员,统统从大明本土调派。因为同样是化外之地,又地处孤岛,面对倭寇,济州官员的在正常薪俸之外还有额外的“海岛津贴”。日后也可能推广到台湾和海南等岛屿。

大明却是没办法管。

市舶司的签证官不可能进行细致有效的背景调查,所有文件都是朝鲜官方出具的身份证明。而这种证明在朝鲜是明码标价,反正对地方官又没有坏处。

反过来说,这种行为对大明朝廷的损害也不大。因为分配给外籍官吏的职位都是低级的吏目岗位,上升空间不大,主要是一种同化手段。考满合格的话,更多还是派往台湾、辽东、朝鲜任职,至于其实际是明“上面的意思是,凡参加了四夷馆试的外邦学子,只给三等考评,尽皆录用。”

秦玉娘坐在主座上,召开司内会议。现在文教清吏司的管辖权越来越大,只要关于考试和学校的事就能送到她手上来。

李邦华作为首辅,当然不可能每天来礼部坐堂,整个部务都落在了秦玉娘肩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