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养蚕2

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养蚕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陛下……”王巡潼眼中又泛起泪花,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原来陛下都知道啊!

“我身上有许多骂名,其中就有苛待下属。不敬大臣。”徐梁环视周围,道:“你们凭心而论,在我手里固然工作量大些,但俸禄、奖金、休假哪个少了?官员拿了钱财不卖命卖力,难道就是理所当然的?至于那些被我流放的勋戚大臣。仔细想想,是我欲加之罪么?哪个不是因为对百姓敲骨吸髓太狠,让我不得不下狠手除去?”

“但凡大明的乡绅、贵戚、大臣有些公心,不是一味贪婪搜刮,我为何不能容他们?”徐梁虚张双臂:“孟子所谓独乐不如众乐,这个道理我难道不懂?只是民为邦本,凡是坏我邦本的蠹虫,不该我一家恨他,该当是天下人共诛之!”

说完这些,徐梁心中压抑的忿恨终于倾吐出来,道:“王巡潼,你家也是江南大姓。你又是进士,是族中砥柱。你家有没有人打着你的旗号聚敛吞并?有没有人拿着你的帖子包揽词讼?有没有人仗着你的官声放印子钱,逼得小户卖儿卖女?”

王巡潼被问得冷汗直流,正要告罪,却被皇帝一把扶住。只听他道:“就算有,我想你也未必知道。如果你知道,也就不会跟我说这些小民的苦处了。我还可以跟你说一件事,大明的《税法》从建兴元年就开始让内阁商议,至今没能出台,为何?阁老们不愿签署。阁老啊,从学识、人品、为官、办事,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但为何在这事上不肯松口?”

从国变至今,江南的情形一日日糟糕起来。最初只是这些小民小户破产,后来就算是城中殷实人家也免不得家破人亡。那些大户人家逼债的时候多了一个说辞:“目今皇爷在北面打仗,哪里不要钱用?乘着现在大军没有过来,自己先把钱送过去,打完仗还能过好日子。若是大军逃到江南来了,就是连片瓦都不给你们留下。

道理是如此说的,皇帝只要不过江。江南富家就觉得天下还有希望,勒紧裤腰带也要将粮税送过去。当然,现在皇帝还是过江了,而且一路从南京杀到浙江。连与朱家一起打天下的勋戚都遭了灭门之祸,真个是人心惶惶。

也不知道寻常百姓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

王巡潼说到动情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往下流。等他将这些年来所见所闻的民间疾苦通通倒完,心中却像是卸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时舒畅。他抹了一把泪,躬身道:“臣失仪之罪当罚,然臣一片肺腑,实在是不吐不快。”

王巡潼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心头骇然。

“因为他们不能背叛血亲之族。”徐梁简单道:“在这个以孝为本的天下,他不能,你不能,我也不能。所以百姓就活该被鱼肉,被盘削致死?实际上百姓也不肯乖乖饿死,所以才有了王嘉胤,有了高迎祥,有了李闯和献贼,乃至于前不久的奴变。”

“咱们为何不能收敛一些贪婪之性,让下民安居乐业,权贵常保家声,天家垂拱而治,最后天下太平,以近大同之世?”徐梁盯着王巡潼。

王巡潼仿佛感觉到了一股热流从丹田上涌,让他整个人都激昂起来。长久困扰他的死结突然打开,应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天家、势家、民家,本不该是你有我无,你死我活之状!圣人立教,正是为了生民安康,各得其所。礼者,离也。正是有人非礼而为,才酿成今日窘迫之势。臣以为陛下严法纪,正是斩断非礼之爪,诚可为也!”

“很好。”徐梁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内侍都不能从中品味出任何皇帝的态度。很多时候,皇帝就像是个七八十岁的积年老宦。根本不让人摸清他的深浅。

徐梁站起身,再次肯定道:“很好。”所有人都犹疑地抬头望着他,想知道这“好”从何来。

“我南下以来,哭穷喊苦的不止一个,但我从来没当过真。”徐梁走到王巡潼面前。道:“我信你。”

王巡潼愕然地看着皇帝,思索着自己缘何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青睐。

“因为国家若不是糜烂到了根底,也就不会发生国变这等事了。”徐梁拍了拍这位年轻进士的肩膀道:“而国家糜烂,肯定是官员们从中大肆饕餮,损公肥私,这是千年铁律,根本不用想就知道的。其次是各种吏员、杂役、做公的、吃公家饭的。若是不上行下效,他们自己也过不上好日子。如此一来,公家被吃完了,小民也就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