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邦华之谋

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邦华之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我牺牲这数十万,甚至可能是百万百姓,换取辽东长治久安,永为固土……值得否?”

“陛下,”李邦华道,“这些百姓总能留下几十万人。”

崇祯十一年的那次东虏入境,掳嘚百姓二十五万,而整个北直、山西、山东遭难的百姓也达百万之数。如果照这个比例估算,这回满清抢到的百姓起码也有二十五万。考虑到满清这回在关内损失了不少人马,有大量空余出来的土地,也会让百姓到了关外之后存活几率更高一些。

起码打下了十万数量级的人口基础。

东北虽然寒冷,但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要养活千万人口并非难事。在原历史时空中,新中国成立之前,东三省有人口四千万。新中国成立之后,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大量迁徙人口,在建国后十数年间就让东三省人口翻了一番。

“变夷为夏,复辽为中土,根本就在百姓口数。”徐梁点头道:“若是只以充军发配来实边,百十年都未必能积足人口。”

李邦华听了徐梁此言,欣喜道:“想辽东本有三百万汉民,可见其地足以滋养如此之多的百姓。到时候只需要将被东虏掳去的百姓就地安置,人给地数亩,置县设府,使男有分,女有归,何愁不能巩固此地?”

华夏从秦朝建立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国内移民。然而每一次移民都是血与泪之路,因为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一个陌生得几乎不曾听说过的地方。国朝建立之初,太祖高皇帝一样进行了数次移民,这也成了这位草根皇帝的污点。甚至于他更多爱民惜民的政策,都无法掩盖这些污点。

照李邦华的说法,如今正好是让东虏来背这个黑锅,待王师北上复辽,解民倒悬,可谓名利双收。

真是太诱惑了!

从山东等地粮食丰收来看,自然灾害对东三省的影响将在未来数年内消退,即便现在生产力比不上民国时代,但在东北养活五百万人口,应该是绰绰有余。

徐梁甚至能够看到未来收复燕京之后,肯定有许多文官希望休养生息,停止战争的车轮。如果有这么一批被掳掠的百姓在辽东,那么王师出关复辽也就成了谁都不能反对的理由——但凡有人反对,就是对“仁”的践踏。

只是,那是数十万无辜生命……如果两个师全力施为,起码能够让其中一半人免去这场灾厄。

“我曾以为当初在车厢峡不肯杀降是将军们的妇人之仁。”徐梁长吸一口气:“现在才知道他的难处。”

将军需要考虑自己的名声,所以他们不愿意冒着千夫所指的威胁,去做一些利益子孙的事。而读书人为将,哪怕能够看到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大趋势,要下某些决心的时候,却要面临最大的敌人——价值观的取舍。

李邦华面沉如水:“陛下与崇祯帝不同,否则微臣断不会进此言、献此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