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上面圣

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上面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便是了。”李邦华笑道:“招抚吴三桂固然会引人非议,但真正为此痛心疾首之人,不过万中才有一个罢了。而且这些人既然是真正忠义效死之辈,那么无论圣天子做了什么,在他们眼中都只会觉得是圣上用人不察,并不会变易其忠心。”

——这便是皇帝虐我千百遍,我待皇帝如初恋么……

徐梁忍不住咧嘴笑道:“李先生的意思是,招抚吴三桂之事,最多只有一些尘嚣,不会有大事?”

李邦华不愿把话说死:“臣以为必不会有大乱。”

所谓的大乱,那就得是民变、军变之类了。

徐梁一点就透,觉得自己在政局战场上还是有些缺乏经验。

同被请来李邦华也道:“陛下。此番东虏大逆不道,辽东不能不复。日后辽东、京东在我军掌控之下,吴三桂被夹在辽西也不好做人。即便没有御史的刀笔,他也会惶惶不可终日求削藩以为试探。”

徐梁不由点头。这个推论倒是被“历史”证实过的。吴三桂这人谨慎得近乎胆怯。常有被迫害妄想症——虽然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的确是一心想削藩。

“二位老先生的意思,看来是赞同留其爵位,甚至允许其返回封国咯。”徐梁从中听出了二人的意思。

“固然如此,但也不可太过张扬。”程贤道:“物议汹汹,仍当谨慎行事。”

徐梁记得原历史时空中,南明治下的江南发生过“佃变”和“奴变”。其实就是江南底层百姓对乱世的呼应,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只是因为他们缺乏领袖人物,也不曾打出旗号,所以只说“变”,不算“乱”。

“怕的是吴三桂自我标榜,闹得天下皆知。”徐梁想起《三国演义》里面周瑜跟孙权说过类似的话,想骗刘备到江东成亲。结果诸葛亮安排赵云大张旗鼓,闹得天下知闻,破了周瑜的计策。

谁说演义话本没有教育意义!

“吴三桂定然会如此做,不过报纸却在咱们手上,比的就是谁的声势更为浩大。”程贤不以为然道:“陕西光复中,多提点些年轻将领出来,谁知道他们是官兵还是吴三桂手下?如此既安抚了吴三桂,也不至于让他出风头。”

“陛下,”李邦华又道,“退一步讲,这天下真正激进效死之人多些,还是墙头草多些?”

“真正激进效死之人,万中取一已经多的了。”徐梁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