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明霸业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吴三桂起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吴三桂起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次,便是文人集团的支持,文人支持,庞大的政府机器才能运转。

第三,便是国家的认同感,当时明太祖喊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让很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的去支持他。

也正是这样,朱元璋才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基本上统一了中国。

但是李自成却不具备朱元璋的各项条件。

第一,他没有属于自己深度建设和开发的根据地。

人去的少了,他们没准儿还能联合起来,让你围剿的大军一去不复返。

从古到今,新王朝建立之后,清剿这些地方势力是最难做的事情。

处理不好,新的王朝便会有短命之忧。当初的大隋那么强悍,结果两世而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势力太过于强大。

当初,明太祖在南京定都之后,他对于地方割据势力处理的就非常好。

首先他听取了朱升的策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第二,他的将领大多数没有多少文化,很难独当一面。

第三,文人集团对李自成的认可度不怎么高。

所以李自成现在对于地方割据势力并没有多少办法,甚至如果可能,李自成连辽东都不愿意让给多尔衮,但是自己实在是不想跟满清十余万兵马血战。

不过,李自成不想打仗,但是别人却不愿意放过他。

自己一直在积蓄势力,没有急于称王,也就没有必要那么早的去对抗那么多的割据势力,只不过是谁离着自己近,谁威胁到了自己,自己在想办法去解决他而已。

到了后期拿下京师之后,也没有急于定都北京。

而是继续想尽办法休养生息,提高生产力,从洪武元年到洪武晚年,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去征战,想尽办法去铲除地方势力。

朱元璋是有这个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的。

首先是手下的将领大多数能独当一面,而大明产出的物资也足够他支撑一场又一场的大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