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穿物语 > 210龙头细布

210龙头细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果然有大胆的贫家女孩来问工,梅兰妮优先招女工。讲好一天做四个时辰。中午免费一顿午餐。逢五休息一日,节假日也不扣钱。工钱是一两银子起版,做好再加。

这等好条件,反让女孩子们犹豫不决。不会是陷阱吧?

有一叫张金娣的女孩,家中弟妹多,生活负担重,还是坚持来上工,成了梅兰妮在上海招的第一个女工。

梅兰妮发给她帽子,围裙和袖套。

金娣照着梅兰妮的样子穿戴,来到车间,已经有两个男工在那里工作,用机器搓棉条。梅兰妮带着金娣把那些搓好的棉条上了纺纱机,接了动力,机器旋转起来。这种速度在后世最多也就是自行车速度,但这时代的人对这速度都有点害怕。金娣很快就适应了,到了下午虽然还有些障碍,但是基本上能自己操作了。

七月底,华记的船队才到达了崖州。他们在那里有茶场和橡胶场。而在香港他们建立了海港。那里这时还是个渔村,村民们都打鱼为生,谁也想不到,后世有名的城市,这时只有十几户人家。

因为是海岛,淡水少,所以那里并不合适种庄稼。同样的,金门,南奥也是这样。那些地方只能种些高梁,玉米,番薯,花生等耐旱性杂粮。

那里的粮食过去都是从琅琦运过去。

惟有惠州陆丰螺河下游的基地,能种庄稼。由于,惠州人多数是莆田人的后裔,方言相似,可以与莆田人沟通。他们在那个地方买了三,四百亩荒地。又在靠海的附近,建造了一座妈祖庙,更获得当地人的好感。

曾经跟着梅朵一起开发琅琦称自己为梅朵弟子的一帮人,学着梅朵的方法,治水利,搞轮耕制。秦炼和边峰对这些人全力支持。即使走了些弯路,也对他们包涵。这样,这些批人就有了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后来,梅朵抽时间去了那里,对他们又指导了一番,让他们长进不少。如今,那处的粮食已经足够供应华记南方的岛上的基地了。

第一天工作后,金娣十分疲劳,因为神经过于紧张。回到家里就睡了。

岛上不能种粮食,但是可以建盐田,晒盐。秦炼在那里用水泥建了盐田,将海水引进,又靠太阳将它晒干,而得到粗盐。

华记的盐是不卖的,只留作自家和企业员工使用。

秦炼七月初已经从莆田回到上海。

秦炼的设计,完成一部分,投产一部分。这样能降低成本。所以,最早完成的是纱厂,因为长江水利资源丰富,用的是水利加风力。所谓纱厂,规模不能和后世的工厂相比,只是个十来台机器的小厂,但是,由于用了动力,每台机器可以纺纱十六根,这样一来,一天的纺纱量就大了。

梅兰妮他们在当地招工人,特地说明,男女不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