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直播之春秋苦旅 > 第189章 道家治人儒家治世

第189章 道家治人儒家治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老子思想并不是要求世人“无为”,而是!要世人效仿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向其他物学习。

老子《道德经》第二篇上面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表面上无为、不居功,自然而然,无私奉献,最后却成就了功名。所以!人要学习之。

他是从两千多年后穿越过来的,是一个深受儒家影响的人。不同于周景王,也不同于老子。因为!在当时!孔子的儒家思想还没有形成,不!还没有开始。

听了老子的讲道,他好像明白了一些:道家是人生哲学,是终极哲学,解决了人的根本问题。而儒家,只是一个治世哲学。儒家停留在个人修养,迎合社会管理的层面上。儒家修身的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不是人自己。

克己复礼,就这意思。克制自己,迎合社会,迎合周制、周礼。认为世人都像自己一样,这个社会就美好了。说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可实际上是梦想、空想,没有解决眼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幻想着未来的美好。还有!儒家根本没有考虑到:世人都不是你,都不像你。

你可以克己复礼,而别人却无法做到。

你可以为了迎合社会管理而苦了自己,但别人却无法做到,人性的本能却无法做到。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活下去,为什么要迎合社会管理而克己复礼呢?是不是?

你认为克己复礼之后社会就变得美好,而世人认为:那个美好世界是看不见的将来才有的,而无法解决我眼前的现实。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道家与儒家并不冲突,相反!相辅相成。道家治人,然后用儒家的那一套去治世,规范世人的行为,让世人有一个遵守的标准。

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就是:道家从道德思想人生观的角度来教育世人,而儒家是从律法的角度来规范世人的行为。

道家教导我们明白人生,然后寻找适合的方式去生活。而儒家!则是运用各种具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世人的行为。所以!如果儒家拘泥于律法,一味地迎合社会管理的需要去规范、约束世人,而忽略或者是抛弃道家哲学思想人生观这个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