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987章 对生命的感悟

第987章 对生命的感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庄子对于惠施的责备,并不计较。反而!借助这个机会,给惠施讲道。

讲道!是庄子一生的事业。

在宋剔成时期,由于迫于宋剔成的威压,发了“四个永远”的誓,才没有再公开讲道的。到了宋偃宋康王时期,宋康王继续对庄子进行打击,也让他无法正常讲道。

不能公开讲道,但他一直坚持秘密讲道。只要有机会,他就借机讲道。

人死了是不可能复生了,所以!哭也是没有用的。

庄子在《养生主》中也讲了这方面的事,是从“老子死”这件事说起的。在《至乐》篇中,再用“鼓盆而歌”这个故事来说生死。

人死了亲人哭,庄子和道家都认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分地悲伤,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刑罚。庄子与道家认为,这是“天之刑罚”,无法避免。

但是!作为道家,作为一个看透世事和明白事理的人,一般也就在失去亲人的时候,痛哭一会儿。之后!就不再过分地悲伤。因为!理智告诉他们,悲伤是没有用的。悲伤和哭泣是不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只会给自己带来悲痛的心情,影响将来的生活。

我们还是要面对我们面临的生活。

庄子和道家都不是无情地,不是不让别人哭泣的!而是!我们要理智地面对。

妻子死了,庄子也痛哭了一会儿。老子死后,前去吊唁的秦失,也一样哭了几声。要是没有感情的话,要是个冷血动物的话,庄子就不会哭的。秦失也一样,不仅不会哭,更不会去吊唁的。

所以说!庄子和道家都是有情的,都是性情中人。只是!他们更理智一些。

再则!从道家学说理论的角度来讲,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一样,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都是要死的。

惠施责备庄子,不应该“鼓盆而歌”,说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他是后来吊唁的,他并不知道庄子哭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