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Pk时代前沿 > 第八章 (0104)

第八章 (010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8.04

所谓天机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料想给庞书记那封信的厉害关系,晓晖的父亲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缺乏洞悉世事的基本常识。随之而来的税务人员上门,对方根本不顾及晓晖他们一家的存在,明显是在下狠手。强龙不压地头蛇,考虑退出这是非之地,成为明智选择。同时,一家的日常开支压力,也非比寻常。按说,责任、权利分明才是道理,可晓晖的父母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交代,哪些必须承担哪些不该承担,哪些该享受哪些不该享受,如若长此不明不白下去,自必容易产生分歧。

必须搬进墎州市去。与墎州成教负责人柯老师几经接触,已经和庶盶成为忘年交,并逐渐成为庶盶心目中的恩师。柯老师在第一次办广告手续时,就曾经推荐过市区一所成人技校,希望庶盶前去联合办校。该校前身是建国初期的农民夜校,在此基础之上,经过不间断的农业技术培训、工业技术培训等教学活动一直延续下来。是省内现存不多的几家,由农民夜校保留下来的、体制健全的成人学校,正在争取晋级为国家认可的中专级正规成人学校。除了相应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外,在编人员有兼职校长一名和两名教职员工。其中,一名教师留守学校,一名教师被外借代课。校舍由解放前的乡公所大院改造而成,房屋虽然陈旧却宽敞,教学设施简单却齐全适用。此外,学校已经初步完成新建校舍的征地、报批等工作,如果能够进一步具备合适的教学项目,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将有效促进学校晋级的顺利实现。

经过多次接触,对校长及其教职员工的印象良好。庶盶认为与该校在一定周期内,具有牢固的互利共赢基础,以及地利人和条件,逐步决心走联合办校的路子。

在墎州也算拥有事业了,若继续与晓晖以男女朋友的身份开展业务活动,已经显然不太适宜。为方便出入,与晓晖办理结婚登记,是水到渠成的事。晓晖同她父亲商量结婚事宜,岳父说:“你们出钱我办台子!”庶盶刚好从旁边经过,插嘴道:“爸,我和晓晖也商量过旅游结婚的事。我认为旅游结婚比较好,一来我们老家还有欠账没还,二来这里也不过刚刚开了个头。旅游结婚可以顺便采买些必须的原材料,路费就算省下不少,所以花不了多少钱,你看咋样啊?”“那就随你们吧!”

回到墎州,每天收取信函、汇款单,投寄复函、教材,以及补刻、油印资料等,曾一度成为主要日常事务。

墎州的乡镇一旦逢场,满街人流如潮,挨肩擦背,你推我挤。任何人挤进这种场合,都有一种“菜籽掉进海”的感觉,即或是熟人擦肩而过未及认出都很正常。庶盶突然发现一个怪异现象,每当自己(或与晓晖)所到之处,人们的目光都迅速集中过来,左右及背后立即有人冲着自己指指点点。原来,“要得富搞胆红素”,已经成为当地爆炸性新闻。意想不到的是,自己随口一个浩然的名字,转眼间却成一方响当当的人物了。

晓晖的父亲从街上回来,以十分激动的口吻对庶盶说:“快去,乡庞书记找你商量联合办厂的事!”庶盶一听,心中同样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值得侧重考虑的事,就立即前往当地乡上。“你非法办学,非法出版,非法制造药物。因此,你只有与我们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经我们研究决定啊,作为合作条件,你每月必须缴纳科技管理费300元。”这是当前“红眼病”流行泛滥的实质体现,是地地道道的讹诈!庶盶听完之后,见窗外不停变换拥挤的人头,不便公开驳斥,便淡淡留下一句:“先考虑考虑再说吧!”

回到晓晖家之后,庶盶写下满满两大页:一、我办培训班是由当地科委、科协以及成教机构审批,然后经党的喉舌报刊出业务广告。如果说这是“非法办学”,欲将上述机构置于何地?二、我的教学资料交由成教股等主管部门存档备案,是用油墨印制的,这种风行全国各地的油印资料,虽然被邮政列为印刷品,但至少当前没有任何人将其归类为出版物范畴——“非法出版”之说无据可依;三、胆红素是人工合成牛黄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并非药物。提取胆红素与制药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四、每月缴纳科技管理费300元,在没有任何依据的前提下,我只能认为既可以是三分钱,也可能是三万元。综上所述,与其说我非法,不如说执法者不懂法,以身代法。本质上是扰乱法纪,以身试法!

写好给庞书记的书面材料,拿给晓晖的父亲父及相关亲友过目后,见都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就将信纸装进信封,买了一条香烟,同信函一并递去。

留校的何老师会同庶盶、晓晖迅速投入培训活动。庶盶认为,既然是以学校的名誉办学,应当名副其实,这就需要赋予众多适用致富的技术内涵。由于学校缺乏食用菌的生产、制种、实习场所,外加墎州当时没有食用菌生产和销售,所需材料也是一大制约因素,故而食用菌没有列入教学范畴(其实,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墎州作为人口资源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一旦平菇等市场打开,就地产销的优势将十分突出)。因此,将注意力集中到其它短平快适用技术范围,加大开发运用力度,逐步推出一些成熟项目。从而形成以胆红素为主,系列短平快项目为辅的业务基础,外加数十种自编技术资料的邮购服务。

为了充分把握国内技术研发动态,确保学校依靠技术领先的可长可久,庶盶采取登门拜访,信函自荐等多种方式,同国内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很快与众多教授、工程师等建立密切联系。

8.03

来人自我介绍是税务人员,随即拿出工作证让庶盶过目,确系地方税务工作人员。他简单查看了庶盶的账目,提出每月要收取个人调节税300元。一没计算经营成本,二不管从业人员,张口又是一个每月300元。看来,自己是与这“300元”接下不解之缘,不知道紧随其后还有多少个三百元。“不好意思,今天不方便筹足三百元。先给你两百,稍后有了直接送来。这两百不好开发票,你先给我出一张白纸收据,等我把另外一百拿来再开正式发票。”“好,好!”后来,税务官曾经问过几次,庶盶都以“不凑巧”“没带钱”搪塞过去。

再后来,庶盶搬进墎州市之后大概一年,在墎州市相遇。“兄弟,我们好像还有一笔经济手续未了啊?”“哦,差点忘了,就是你给我一张白纸条那次吧?”“对对对,就是那次。”“你还没入账?那可是一年多以前的事啊!”“哎呀,兄弟,我早打算把钱退还给你,只是后来一直没有看到你。今天我把钱退给你,你把我出具的手续还给我,我们永远是兄弟嘛!”“老哥呢,从认识你就把你当自家兄弟,那钱就是孝敬老哥喝茶的,如果嫌弃的话还像兄弟吗?至于手续啊,我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哎呀,兄弟相遇不容易,按说该陪老哥喝一杯。可是吧,你看我这两手不空的东西,还得赶回去急用。改天,改天!”

墎州一带的人,习惯以稀饭为主食,这与庶盶的生活习惯相反。可能因为早年经常缺粮,吃稀饭过不了多久就饥肠咕噜,自小就厌恶稀饭。因此,在晓晖家常常是端碗就饱丢碗就饿。庶盶渐渐发现,如果买有鲜肉,将必然是煮干饭,无声无息中,保持不断有鲜肉就成为必须的开支。晓晖家里刚修建房屋,资金时常不接扣,遇上家里急需开支的,庶盶予以积极主动应对,继之逐渐发现,家中一应开支已经成为必须的大包大揽。若非是债务加身,若非需要积累后续发展的经济力量,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事。但若考虑债务,考虑将后发展需要,这些开支日积月累可就不是个小数,将首当其冲地列为重要缩减范畴。

墎州一带电力紧张,许多农村片区尚没通家庭照明用电,晓晖住家附近的广大区域,一直沿袭煤油灯照明。普及家庭照明用电,晓晖家共计需要投入四百多元。庶盶原本打算主动承担这笔开支,但想到创业的艰辛,四百元虽不算多,却足够如此在墎州四次起家之用,故而一直对此不置可否。“晓晖,商量个事。家里通电照明总共要四百多元钱,帮忙垫支一下。”晓晖的父亲对晓晖说。晓晖道:“哪有这么多钱哦。”“晓得你们有,而且就是你一句话,浩然(庶盶)不会有二话说。”晓晖的母亲接着道:“晓得你们还有欠账没有还,以后一起帮着还就是了。”按道理,晓晖的父母应该首先找准女婿商量此事。毕竟女婿与女儿有别,普遍得照顾女婿的想法,若如此恐怕不管哪个女婿也难以拒绝。不过,这些都无关大雅,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庶盶在楼台上刻蜡纸,虽然十分临近,既然没人提及要自己针对此事表态,也乐得清闲。家庭照明用电如期进行,晓晖家里顺利实现通电照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