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穿之伊尔哈传 > 第109章

第109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此康熙尽可能的给这些成年的皇子一些机会去办差,锻炼他们。是以每次南巡或者围猎时,他总是要把一些皇子带上。同样在离开京师时,往往也会留下几个皇子在京城代他处理政事。

康熙想让自己的儿子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想法固然不错,但随着入朝办差的皇子越来越多,对胤礽的地位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阿哥就不说了,就说近些年风头无量的胤禛和锋芒渐露的胤禩等人,就给胤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时常想着自己的这些弟弟一旦尝到了权利的滋味,还肯不肯甘做屈居人下的贤王。

胤礽担心的没错,满人入主中原的时间并不长,即使是他们的皇阿玛有嫡长子继承大位的意愿,但他的几个儿子们对此却并不以为然,又怎么会对胤礽这个太子心服口服。

而胤礽处在太子这个尴尬的位置上,不仅和兄弟们有矛盾,让他想不到的是,随着康熙年纪越来越大,他渐渐发现待自己最亲近的皇阿玛,与他也是有矛盾的。

康熙是皇帝,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大权在握,其权威不能收到任何人的质疑和挑战,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但是,太子作为储君,康熙既希望他在登极前能得到足够的锻炼,又担心太子一旦掌握实权,就会威胁到他的绝对的权威。

卫氏出身微贱,一生受尽了宫人的冷遇和白眼。也因为这样他们母子二人一直是活在惠妃的庇护之下。

年幼时他很不甘心,凭什么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他就要为胤褆马首是瞻,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后来进了学才明白这宫里就是弱肉强食,像他这样不得皇阿玛喜爱,母族微贱的皇子只有在大阿哥的羽翼下才能在吃人的后宫中生存下来。纵使心有不甘,但却更懂得了蛰伏。也正是这种不甘和自卑,激发了胤禩奋发向上的精神。

近几年来太子和大阿哥的争斗愈演愈烈,他无可选择的站到了大阿哥这边。若是大阿哥最后得登大宝还则罢了,若是太子登极,怕除了大阿哥,太子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自己这个大阿哥的天然盟友。每每想到这胤禩总是不寒而栗。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他才拉着老九、老十这两个母族煊赫的皇子,加深自己的筹码。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已经开始谋划着退路。他自幼就聪明机灵,工于心计,而且尽量的结交可供利用的各色人物。他只是请江南文人在南方各地采购书籍,便赢得了天下文人的好感,称他“极是好学!”

这几年来胤禩和胤禟的宅子里往返着僧侣、道士、喇嘛、术士、甚至是从江南来的优人和从南洋流落到京城来的西洋人。形形□□三教九流在聚在一起很是热闹。而操控这一切的正是挥金如土、左右逢源、在生意场上春风得意的九阿哥胤禟。

特别是在经过昭莫多之战,来自京城粮草断绝,江南科场弊和彭定求的案子过后,康熙对自己这个曾经最看重的儿子忌惮之心越来越重。

虽然这次大阿哥出事,据李德全来报是因为老十四猎杀了一只狼崽,才招致了狼群的报复。他也让蒙古那边的人来看过,基本确定十四猎杀的应该就是狼王的幼崽无疑。事情明面上与太子半点关系也无,但在那种规模狼群的袭击下,胤礽仍能全身而退本身就很不寻常。康熙之所以单单不对太子动手,概因为他还在权衡利弊罢了。

因为喜欢做生意,康熙一度对胤禟很不满意,但屡次说教胤禟总是时隔不久便固态萌发。久而久之康熙也懒得去管他,他儿子不少,不缺这么个在他看来不成器的。所以对他这些看似胡闹的举动便也是睁只眼闭着眼。

这次大阿哥出事,无疑让胤禩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同一时间,毓庆宫里的太子也并不如胤禟他们所想的那样轻松。那日在大帐中康熙的一番话让胤礽直到现在还惴惴不安。他甚至在想,或许同其他人一样被圈禁在宗人府中也好过现在这样不停的猜度着皇阿玛接下来的动作要来的强。

康熙对于他这些儿子的培养,首选为成龙,次为襄政,又次之为领兵,再次之为务学,复次之为书画。太子无疑从小就被康熙选中要成龙的那一个。

皇帝坐久了,总是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所有的事情,康熙希望的是众多优秀的皇子围绕在更优秀的太子身边,众星捧月,今后等自己死了,太子登极,而其他人也能够成为贤王辅佐新帝,让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大清王朝更加强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